年轻人鞋柜里的顶流迭代迅速,曾风靡一时的Crocs洞洞鞋式微,Birkenstock勃肯鞋接棒上位。如今,薄底鞋、芭蕾鞋、溯溪鞋风头正劲,上演着一场静默革命。
在“错鞋理论”里,建立个人风格,只需选择最意想不到的鞋子来完成穿搭。主体基调都是,不遵循规则,去表达自我,这或许是每一款爆款崛起与退潮的底层原因:洞洞鞋和勃肯鞋的生存法则是“丑时尚”。薄底鞋继2024年爆火后2025年热度延续,其中芭蕾鞋被很多奢侈品牌看中布局。溯溪鞋,这种专为户外涉水设计的透气功能性鞋履,不经意间成为年轻人街头巷尾的新宠。
年轻人对鞋的喜好更迭之快,总令人捉摸不透。到底是谁在拿捏他们的鞋柜?
丑鞋洞洞鞋为何不火了?
凭借 “洞门文化”,洞洞鞋鼻祖Crocs曾在2023年创造过营收200亿美元的商业神话,成为校园里的潮流符号。
然而,最近一年,市场表现尽显颓势。2024年四个季度,Crocs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4.6%、9.7%、7.4%、4.0%,下滑趋势明显。2025 年一季度,其营收同比增速进一步放缓至2.4%,导致母公司卡骆驰集团期内营收同比下降0.14%。
洞洞鞋退潮,是一场关于“丑时尚”的自我救赎失败,与其说是审美疲劳,不如说是亚文化被主流收编的必然结果。
洞洞鞋最初的成功在于叛逆的美学主张:用夸张的洞眼设计装饰,构建了一个抵抗主流审美的“丑时尚”社群。但当这种“鞋面插满智必星” 的DIY亚文化玩法被短视频平台大规模解构为跟风行为时,其核心价值便迅速瓦解——年轻人只想将目光投向更具个性表达力的鞋款。